经史阁
[宋代]:李廌
隐君扁舟离五湖,初闻邑子惊陶朱。
多金不用五{左牛右孛}术,高阁惟藏万卷书。
牙签玉轴比四库,缥帙锦囊过五车。
河间阙遗应复购,汲冢蠹简嗟无余。
碧山学士解传业,黄卷古人相与居。
谢庭芝兰信灵秀,窦家椿桂皆芬敷。
朱栏翠瓦照空碧,秋山晚林共扶疏。
寒溪送月出幽谷,白云因风生坐隅。
道山三馆限清禁,山中此乐彼所无。
异时联华陟严近,白虎东观文石渠。
愿待善本校中秘,毋令後儒争鲁鱼。
隐君扁舟離五湖,初聞邑子驚陶朱。
多金不用五{左牛右孛}術,高閣惟藏萬卷書。
牙簽玉軸比四庫,缥帙錦囊過五車。
河間阙遺應複購,汲冢蠹簡嗟無餘。
碧山學士解傳業,黃卷古人相與居。
謝庭芝蘭信靈秀,窦家椿桂皆芬敷。
朱欄翠瓦照空碧,秋山晚林共扶疏。
寒溪送月出幽谷,白雲因風生坐隅。
道山三館限清禁,山中此樂彼所無。
異時聯華陟嚴近,白虎東觀文石渠。
願待善本校中秘,毋令後儒争魯魚。
唐代·李廌的简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 李廌的诗(227篇) 〕
明代:
李孙宸
到来幽意惬,久坐野情长。有榭皆临水,无轩不极凉。
菊荣抽早蕊,兰晚茁馀芳。便作吾庐得,高眠到上皇。
到來幽意惬,久坐野情長。有榭皆臨水,無軒不極涼。
菊榮抽早蕊,蘭晚茁馀芳。便作吾廬得,高眠到上皇。
明代:
周伦
华省得高彦,道谊端可即。暌违苦炎热,书记每相忆。
因拟翠微寺,侵晨计登陟。适我绊公事,跻马复停勒。
華省得高彥,道誼端可即。暌違苦炎熱,書記每相憶。
因拟翠微寺,侵晨計登陟。适我絆公事,跻馬複停勒。
明代:
钟芳
人事推迁可奈何,纷纷蝼蚁上南柯。功名频看匣中镜,岁月真如机上梭。
蜀魄有怀终陨血,寒鸦无力欲填河。坐深庭院浑忘倦,凉露沾衣感慨多。
人事推遷可奈何,紛紛蝼蟻上南柯。功名頻看匣中鏡,歲月真如機上梭。
蜀魄有懷終隕血,寒鴉無力欲填河。坐深庭院渾忘倦,涼露沾衣感慨多。
:
弘历
欲雨难为意,延俄转怛忉。先虞风复作,稍幸日全韬。
祷向明神切,心缘区㝢劳。原田将坼兆,颙望沛恩膏。
欲雨難為意,延俄轉怛忉。先虞風複作,稍幸日全韬。
禱向明神切,心緣區㝢勞。原田将坼兆,颙望沛恩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