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朱熹的诗 > 偶题三首

偶题三首

[宋代]: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偶题三首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门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戴着头巾。

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不知道云哪里来的。

冲破峡谷若雷霆在滚动,无数的瀑布喷涌而出。

断枝枯草没有可以停泊的地方,只好随着寒冷的碧水独自流浪。

随着流水想找到溪流的源头,到了溪流的出水处却迷惑了。

才相信真的源头是找不到的,还是柱着手杖欣赏随遇的潺潺美泉吧。

注释

幅巾:古代文士用绢一幅束发,成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不道:犹不知。底处:何处。

擘开:冲开。

断梗枯槎:残枝枯叶。

萦回:徘徊荡漾。

筇(qióng):竹名,宜制杖,故又用指手杖。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偶题三首

偶题三首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乾道、淳熙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偶题三首》正是此类的诗篇。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偶题三首

偶题三首鉴赏

  朱熹的《偶题三首》约作于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

朱熹简介

唐代·朱熹的简介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 朱熹的诗(1187篇)

猜你喜欢

送苏修往上饶

唐代李嘉祐

爱尔无羁束,云山恣意过。一身随远岫,孤棹任轻波。
世事关心少,渔家寄宿多。芦花泊舟处,江月奈人何。

挽闲闲真人父司徒

宋代陆文圭

堂堂遗一老,五福寿而康。

系出安仁谰,身居荣禄乡。

题梅寄友人

明代杨士奇

冰霜同是岁寒心,回首江南间阔深。尚有风流何逊在,水边篱落待重寻。

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 其十 招关中

元代杨维桢

太原李,继忠襄。京兆李,王咸阳。唇齿相依势相望,搆谗煽虚撼金床。

王纲偏,圯弗攑,上弗急君父,同盟不相援。徵兵关中伐太原。

题浯溪

宋代曾丰

千古一碑得人爱,来书碑后几前辈。相颉颃甚曾不饶,自混融之了无碍。

太平天子狃开元,驯致马嵬悔何逮。桑阴未徙宗庙安,储皇功岂不云倍。

行香子 赠布凤华

张海鸥

阳谷春华。小驻云车。凤来仪、孰与清嘉。山东漱玉,岭表鸣笳。

论诗中事,寰中友,镜中葩。

大学 中学 小学 词典 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