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注释

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参考资料:

1、龙儒民 .中国诗歌精选 .北京市 :线状书局 ,2010年 :103页 .

2、杨立群 .唐宋诗词选析 .北京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1年 :17-18页 .

3、贾浓铀 .最美的唐诗和宋词 .天津市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0年 :20页 .

4、余建忠 .中国古代诗词译赏 .昆明市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1年 :144-146页 .

月夜忆舍弟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参考资料:

1、余建忠 .中国古代诗词译赏 .昆明市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1年 :144-146页 .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猜你喜欢

拟庾子山咏画屏风诗 其七

清代张鹤龄

窈窕排丹闼,回翔出钿车。春旗拂岸柳,轻吹落山花。

似出齐遄室,将宴楚章华。夷庚休畏险,峻坂隔褒斜。

莼二绝 其二

宋代张侃

达人胸次与天宽,到处浮家得细看。满盌莼丝浮碧色,不妨邀客话儒酸。

题兰砌图为陈仲慈

明代李孙宸

雨露犹传奕叶光,谢庭楚泽竞芬芳。握来会起明光草,不向猗兰论国香。

燕京早秋

明代邓云霄

旅食京华且岁时,西风又报入桐枝。积薪宦况秋逾冷,落叶惊心鬓易丝。

朔气近边闻雁早,岭云临海得书迟。忧时寄远俱无赖,惆怅新停浊酒卮。

题俞景山画山水帐

明代钱宰

老夫索居江上楼,廿年不出怀旧游。

扣门下楼出迎客,但见绝壑风飕飕。

气球

清代殷葆诚

飕飕一气鼓鸿濛,毬制新奇属鬼工。别具深心殊叵测,不凭双翼竟淩空。

功贪造化天应忌,路隔华鬘技已穷。世事莫如高处险,敢矜窥敌快乘风。

大学 中学 小学 词典 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