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王粲的诗 > 从军诗五首·其四

从军诗五首·其四

[魏晋]:王粲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

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

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

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

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

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

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

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从军诗五首·其四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晨从邺都桥出发,傍晚就渡过白马津。

悠然地漫步在河堤之上,四处都能看到我方的士兵。

相连的战船超过一万艘,穿着铠甲的将士成千上万。

出征的队伍沿着东南方向的道路前进,将建立一举平定孙权的功勋。

作战的计谋策划于中军帐中,一切的计谋都有圣明的主公决断。

可惜我没有适合时宜的计谋,只是一个充数的臣僚罢了。

我兢兢业业地置身于杰出人才之间,微小的计谋都提不出来。

许历是一个普通将士,都能提出打败秦军的计策。

我享受着俸禄,提不出计策,实在愧对那些有功的人。

我虽然才力低下,也希望用微薄的力量去奋斗。

注释

济:渡过。白马津:渡口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北,距邺都百余里。

逍遥:悠游自得的样子。

舫(fǎng):船。连舫:船船相连。逾:超过。

带甲:指全副武装的士兵。甲:古代军人作战是穿的护身服装。千万人:极言其多。

率:循,沿着。东南路:孙权在东南方,故言。

定:成功。一举勋:一举成就的大功业。

筹策:计谋。帷幄:军用的帐篷。

一由:全凭。圣君:指曹操。

时谋:适时的计谋。

诸:“之于”的合音。具官臣:充数之臣。具:充作。这里是诗人自谦之词。

鞠躬:原意是恭敬,这里是效力、服务的意思。中坚:古代主将所在的中军部队,是全军主力。这里指军队中最重要的部门。

微画:小小的计谋。画,谋划、计策。

许历:赵国人,曾为赵奢出谋划策而败秦军。完士:凡士,普通人。

一言:一席话,此指计策。

素餐:无功而受禄.

伐檀:指《诗·魏风·伐檀》篇。

铅刀:铅质的刀,言其饨劣,喻才力低下。诗人自谦之词。

庶几:表希冀之词。薄身:微小的力量。

参考资料:

1、陈宏天 赵福海 陈复兴主编.《昭明文选译注(第三卷)(第二版)》: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04月第2版:第216-225页

2、张岱年等编著.《中华古典名著百部 建安诗集》: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第305页

从军诗五首·其四鉴赏

  全诗可分为三段,“朝发邺都桥”到“将定一举勋”为第一段,诗中歌颂了“带甲千万人”、“将定一举勋”为统一而战的战争,作者漫步河提之上,眼望着严整的军旅和无数的战船,心中充满着必胜的信念。

  “筹策运帷幄”到“微画无所陈”为第二段,该段歌颂了曹操的智勇,同时又为自己在统帅运策帷幄,指挥若定之际,不能替曹操出谋献策而惭愧。

  剩下四句为第三段,作者表明他要向许历一样,不惜自身微薄之力,也要决心竭诚尽力投入征战。

  全诗格调激昂浑厚,有声威有其实,也有情感的波动。

王粲简介

唐代·王粲的简介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 ► 王粲的诗(68篇)

猜你喜欢

短歌行赠贾西谷

明代何景明

城西草堂日无事,广文先生骑马至。先生雅性嗜林壑,为爱吾庐有幽意。

长溪风起寒日冥,晚云含白冬树青。山城沽酒不易得,为尔且系双银瓶。

观柳道传太宰留题惠山诗卷

明代周文孚

五云楼阁锦成堆,仿佛山光百里开。天上神龙行雨去,日边骢马踏花来。

千年兰若春余梦,百世文章劫后灰。惟有石泉流不尽,月明犹照鹤飞回。

孙希汲出示所和杜允迪二诗因次韵并寄允迪以

郭印

草木藏春柳报先,谁将苍驭快如鞭。

夜中一雨知无价,陌上三农庆有年。

送黄若木还莆

明代徐熥

执手向城隅,送君归鲤湖。风涛危渡峡,雨雪倦登途。

遣日携书卷,消寒问酒垆。不须嗟伏枥,千里待名驹。

忆王孙 其二 游西施山

清代毛奇龄

西施歌馆旧城东。画栋朱栏映碧空。花絮阴阴趁晚风。

翠重重。石上胭脂堕雨红。

题睡凫 其一

明代童冀

夜月沙如雪,春江水似天。烟波幽梦远,不到凤池边。

大学 中学 小学 词典 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