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陶渊明的诗 >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六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六

[魏晋]:陶渊明

逍遥芜皋上,杳然望扶木。

洪柯百万寻,森散复旸谷。

灵人侍丹池,朝朝为日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见烛。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六译文及注释

译文

逍遥无皋之山上,远远望见木扶桑。

巨大树枝百万丈,纷披正把肠谷挡。

羲和服侍丹池旁,天天为日沐浴忙。

一旦太阳升上天,何方阴暗不照亮!

注释

芜皋:即无皋,传说中的山系名。

沓然:遥远的样子。扶木:即榑(fú)木,亦作扶桑或榑桑。

洪柯:大树枝。寻: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森散:枝叶舒展四布的样子。旸(yáng)谷:同“汤(yáng)谷”,日所从出处。

灵人:指羲和,神话传说中太阳的母亲。

神景:指太阳。景:日光。

何幽不见烛:什么阴暗的地方不被照亮。幽:阴暗。烛:照亮。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38-255

陶渊明简介

唐代·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 陶渊明的诗(216篇)

猜你喜欢

牡丹花

唐代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门前有垂杨

明代沈周

门前有垂杨,枝叶何靡靡。

飘花欲及地,忽复因风起。

应天长·石城花落江楼雨

五代冯延巳

石城花落江楼雨,

云隔长洲兰芷暮。

题舒溪渔隐卷二首 其二

明代张弼

春水桃花双鲤鱼,老姜新酒付行厨。丁宁童子休轻剖,甫里先生恐寄书。

偕容瞻公同年北上漫兴

明代陈慧嶪

雀舫翩翩发大江,江干瑞霭晓行幢。文章似锦裳堪补,意气如虹鼎并扛。

万里浪头鳌驾六,五云天际凤飞双。与君共挟芙蓉锷,一扫群英力尽降。

用五河县孙驿丞行简秋凉感怀诗韵 其六

明代郑真

水郭人家处处幽,太平久已息边筹。箜篌曲奏虹桥月,刁斗声传雉堞秋。

展席恍惊珠露滴,据床遥指玉绳流。封书欲寄南飞雁,翠竹窗西人正愁。

大学 中学 小学 词典 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