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倪
词语解释
端倪[ duān ní ]
⒈ 事情的头绪迹象。
例反复终始,不知端倪。——《庄子·大宗师》。成疏:“端,绪也,倪,畔也。”
英general shape; clue; inkling;
⒉ 边际。
英boundary; bound;
引证解释
⒈ 头绪;迹象。
引《庄子·大宗师》:“反覆终始,不知端倪。”
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解部》“倪”:“《庄子·大宗师》‘不知端倪’,按耑者,草之微始;儿者,人之微始也。”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这公事深藏着曖昧,好教我左猜右忖没端倪。”
清 赵翼 《岣嵝碑歌》:“昌黎 亲到猿猱窟,千搜万索无端倪。”
⒉ 窥测;捉摸。
引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於书,故 旭(张旭 )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明 方孝孺 《题王右军<游目帖>》:“今观此帖,寓森严於纵逸,蓄圆劲於蹈动,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
郭沫若 《游里加湖》:“十时顷下山,车行甚急,风景尤觉奇幻,不可端倪。”
⒊ 边际。
引《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李周翰 注:“端倪,犹涯际也。”
唐 岑参 《西亭子送李司马》诗:“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緑柳鶯乱啼。”
宋 王安石 《和农具诗·牧笛》:“緑草无端倪,牛羊在平地。”
清 陆师 《杂感》诗:“夜长不成寐,忧来无端倪。”
国语辞典
端倪[ duān ní ]
⒈ 事情的头绪。
引《庄子·大宗师》:「反复终始,不知端倪。」
⒉ 推寻事物的本末终始。
引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英语boundary, clue, indication, to obtain clues, to infer
法语le fil d'une affaire
最近近义词查询:
按照的近义词(àn zhào)
人格的近义词(rén gé)
体态的近义词(tǐ tài)
效果的近义词(xiào guǒ)
杀一儆百的近义词(shā yī jǐng bǎi)
有效的近义词(yǒu xiào)
同学的近义词(tóng xué)
忠肝义胆的近义词(zhōng gān yì dǎn)
下降的近义词(xià jiàng)
术士的近义词(shù shì)
枪毙的近义词(qiāng bì)
资料的近义词(zī liào)
生成的近义词(shēng chéng)
麻木的近义词(má mù)
克服的近义词(kè fú)
主持的近义词(zhǔ chí)
评论的近义词(píng lùn)
伙伴的近义词(huǒ bàn)
扩大的近义词(kuò dà)
战略的近义词(zhàn lüè)
答应的近义词(dā yìng)
宣布的近义词(xuān bù)
应有尽有的近义词(yīng yǒu jìn yǒu)
武士的近义词(wǔ shì)
随声附和的近义词(suí shēng fù hè)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