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定

词语解释
镇定[ zhèn dìng ]
⒈ 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
例保持镇定。
英settle; calm; composed;
引证解释
⒈ 安定,稳定。
引《国语·晋语七》:“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
韦昭 注:“镇,安也。言智思能安定也。”
唐 元稹 《赠裴行立左散骑常侍制》:“而况於镇定远荒,经略逋寇,毗倚方切,忽焉薨殂,不有追崇,曷彰悯悼?”
茅盾 《子夜》五:“近来这样的事太多了,报纸载不胜载,并且为了镇定人心计,也只好少载。”
⒉ 遇事沉着,不慌乱。
引《东周列国志》第六一回:“赵武 有文德…… 祁午 临事镇定,臣父 匄 能识大体,皆一时之选。”
清 刘大櫆 《乡饮宾金君传》:“遇事之盘错,其精神常镇定,而卒能有剖决而解其纷。”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二节:“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
⒊ 镇压;平定。
引《三国志·魏志·邓艾传》:“今 蜀 举众归命,地尽南海,东接 吴会,宜早镇定。”
邓慕韩 《书丁未防城革命军事》:“又电 广西 提督 丁槐,拨 衡 军二营, 绥远 军一营,前往镇定。”
国语辞典
镇定[ zhèn dìng ]
⒈ 使安定、平静。
引《国语·晋语七》:「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
《文明小史·第四三回》:「二来现在谣言虽定,人心不免狐疑,大帅去走一趟,也可以镇定镇定人心。」
⒉ 沉著稳定,临事不乱。
例如:「出了这么多状况,他还是非常镇定,按部就班,照原定计划进行。」
近冷静 镇静 沉著
反发慌 恐慌 骇怕 慌乱 慌张 激动 紧张 惊慌 惊惶 颤栗 仓皇
最近近义词查询:
作者的近义词(zuò zhě)
同意的近义词(tóng yì)
打击的近义词(dǎ jī)
优待的近义词(yōu dài)
等待的近义词(děng dài)
步行的近义词(bù xíng)
兴起的近义词(xīng qǐ)
积压的近义词(jī yā)
声威的近义词(shēng wēi)
污水的近义词(wū shuǐ)
知法犯法的近义词(zhī fǎ fàn fǎ)
局面的近义词(jú miàn)
冒充的近义词(mào chōng)
草拟的近义词(cǎo nǐ)
昏暗的近义词(hūn àn)
土壤的近义词(tǔ rǎng)
按摩的近义词(àn mó)
起源的近义词(qǐ yuán)
亲热的近义词(qīn rè)
方圆的近义词(fāng yuán)
出席的近义词(chū xí)
尤物的近义词(yóu wù)
客人的近义词(kè rén)
无精打采的近义词(wú jīng dǎ cǎi)
节制的近义词(jié zh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