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

自相


拼音zì xiāng
注音ㄗˋ ㄒ一ㄤ

自相

词语解释

自相[ zì xiāng ]

⒈  相互。

引证解释

⒈  相互。

《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

⒉  亲自察看。

《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 珠崖 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

⒊  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参见“共相”。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同,故有自相;无毕异,故有共相。”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浮屠之言曰:从一青计之,以是青为自相,以凡青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为自相,以赤、白、黄、紫为共相,显色同也。以显色为自相,以声、香、味、触为共相,色聚同也。”

分字解释


※ "自相"的意思解释、自相是什么意思由名校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欧洲应避免向市场发出自相矛盾的信号,这对于解决欧洲债务危机、建立市场对欧洲问题解决的信心至关重要。

2.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实在是自相抵触的,蔡伯喈行孝的逆境正申明封建社会的所谓"孝"现实上是皇权绝对放置下"忠"的附属品,从而揭露了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抵触。

3.说到底,这一命题或提法中有本质区别的是,无理论分析且自命不凡,无思想内涵且空洞无物,逻辑混乱且自相矛盾,理解错误且纠缠不清。

4.自相矛盾: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要不就会自相矛盾。

5.就好比我现在用这双眼睛看周围一切都处于静止状态,好模糊又好清楚,这不是自相矛盾嘛,想想人本来就是一个自相矛盾体,被大雨淋湿全身生病却说那叫洒脱;喝得烂醉如泥心痛加剧却说那叫舒畅;痴迷网络废寝忘食却说那叫追求……

6.印度卡吉朗卡国家公园日前出现了一种极为奇怪的景观,一些鹦鹉在空中飞行时相互撞击,自相残杀。

7.有人的言语或行动前后正好相反,可以说他"自相矛盾"。哲学上用"矛盾"来指互相依附又互相对立的两个因素。

8.权力切割的原则就是,宁可切得支离破碎,自相矛盾,也不要全面统一,高度集中。

9.这一次也是,一些情节很相似:零星的暴力,语无伦次的怒吼和数不尽的自相矛盾。

10.你说的话自相矛盾,还在那喋喋不休,真是可笑。


大学 中学 小学 词典 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