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 gǒu yán xiào
注音ㄅㄨˋ ㄍㄡˇ 一ㄢˊ ㄒ一ㄠˋ
成语解释
不苟言笑
⒈ 苟: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人态度稳重、严肃。
例这位郑伯才君,……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英be discreet (serious) in speech and manner;
⒈ 后以“不苟言笑”谓态度庄重。
引《礼记·曲礼上》:“不苟訾,不苟笑。”
清 戴名世 《王烈妇传》:“舍人子及诸孙多与余游,示予以烈妇行状,且曰烈妇性慧而婉,不苟言笑。”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那做房官的,我看见他,都是气象尊严,不苟言笑的,那种官派,我一见先就怕了。”
柯岩 《船长》:“船长是个老派的船长,十分严格,每天板着面孔,不苟言笑,穿一身笔挺的制服。”
⒈ 不随便说笑。通常用来形容人一板一眼,严肃而不易亲近。
引《清史稿·卷五〇〇·遗逸传一·朱元瑜传》:「之瑜严毅刚直,动必以礼。平居不苟言笑。」
《野叟曝言·第六四回》:「木四姐端庄贞静,不苟言笑,你怎说此话来?」
近不苟言谈 一本正经
反嘻皮笑脸
1.黄老师虽然不苟言笑,却是个很和蔼的人。
2.王老师是个严肃的人,他平时都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3.父爱如海,博大而深沉;父爱如山,高大而庄重;父爱如雷,振聋发聩。在那不苟言笑的父爱里,我们读懂了至上的教育和真挚的关怀。父亲节到了,祝勤劳的父亲安康幸福!
4.他平时总是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样子。
5.少年像个彬彬有礼的绅士,又像个不苟言笑的老师一本正经地谆谆教导着狼怪,“所以你输的并不冤枉。
6.黄老师虽然不苟言笑,却是个很和蔼的人。
7.她想使自己看起来轻松一些,摆脱掉那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印象。
8.黄老师虽然不苟言笑,却是个很和蔼的人。
9.黄老师虽然不苟言笑,却是个很和蔼的人。
10.她想使自己看起来轻松一些,摆脱掉那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