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

词语解释
避难[ bì nàn ]
⒈ 逃离战争或动乱不安的地方。
英take refuge;
⒉ 寻求庇护所。
英seek asylum;
引证解释
⒈ 谓躲避灾难或迫害。
引《韩非子·说林上》:“庆封 为乱於 齐 而欲走 越,其族人曰:‘ 晋 近,奚不之 晋 ?’ 庆封 曰:‘ 越 远,利以避难。’”
《三国志·魏志·袁涣传》:“遭天下乱,避难 交州。”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三折:“这的是我避难的机谋,趓灾的见识。”
机灵 《香雪海·感激与祝愿》:“我正在 香港 政治避难,并参与筹备 香港 《文汇报》的创刊。”
⒉ 谓避开困难。
引《孔子家语·屈节》:“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
唐 韩愈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其守官恭慎举职,其朝献奉父命不避难。”
《元史·良吏传一·卜天璋》:“天璋 曰:‘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
戴裔煊 《宋代钞盐制度研究》第二编第六章四:“客贩钞盐,趋易而避难。”
国语辞典
避难[ bì nàn ]
⒈ 逃避灾难或迫害。
引《三国演义·第一〇回》:「嵩自陈留避难,隐居瑯琊。」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时多失意之人,安知其不因避难而来此地?」
近避乱 避秦 逃亡 亡命
分字解释
※ "避难"的意思解释、避难是什么意思由名校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文丰耳闻目见,都是全躯避难之徒,长叹一声,顺着花荫走去。
2.如果整改措施大而化之、笼而统之,整改行动避重就轻、避难就易,那么不仅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兑现承诺,而且影响党员干部的形象和广大官兵的信心。
3.吉尔吉斯坦抗拒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强大压力,在安集延市屠杀事件中援救了439名的难民,而罗马尼亚也给他们提供了暂时的避难所。
4.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5.他干工作总是避难就易,所以工作能力提高自然就慢,成绩也不明显。
6.旅团机关、基层营连干部对需要掌握哪些体系训练的内容、具备何种体系能力,心中没有明确的答案,平时训练避难就易。
7.尽量利用高层建筑内部设施逃生,包括室内防烟楼梯、封闭楼梯、消防电梯,建筑物上的阳台、避难层、避难间、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
8.8日,卢旺达西南部的吉贡戈洛省的图西族人逃到穆兰比村避难,但是遭到赶来的胡图族民兵的野蛮屠杀,5万多人全部丧生。
9.由于修改和平宪法在国内遇到较大阻力,安倍政权希望避难就易,先于2014年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
10.不少居民担心部族冲突殃及自己,从26日开始,他们纷纷带着家人离开延迪,到附近的大城市塔马利避难去了。
相关词语
- táo bì逃避
- nán shàng jiā nán难上加难
- bì kāi避开
- nán tīng难听
- wēi gàn bì shī煨干避湿
- nán dào难道
- jiān nán艰难
- bù kě bì miǎn不可避免
- nán guài难怪
- kǔ nàn苦难
- huí bì回避
- nán hū qí nán难乎其难
- nán yǐ难以
- biàn nàn辩难
- nán dé难得
- bì zhèng diàn避正殿
- bì zhèng qǐn避正寝
- bì zhèng táng避正堂
- nán tí难题
- kùn nán困难
- bì jì避寂
- xíng lù nán行路难
- nán shuō难说
- yǒu jiā nán bēn,yǒu guó nàn tóu有家难奔,有国难投
- nán guò难过
- lì bì力避
- nàn mín难民
- nán diǎn难点
- nán yǐ zhì xìn难以置信
- nán shì难事
- nán yú难于
- wǎng wù nán xiāo枉物难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