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准今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酌古准今”。
出处明·张居正《请专官纂修疏》:“今既汇为一书,固当深究本原,备详因革,酌古准今,以定一代之章程,垂万年之典则。”
例子此是丞相酌古准今,仿《孙子》十三篇而作。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基础信息
拼音zhuó gǔ zhǔn jīn
注音ㄓㄨㄛˊ ㄍㄨˇ ㄓㄨㄣˇ ㄐ一ㄣ
繁体酌古準今
感情酌古准今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急中生智(意思解释)
- 催人泪下(意思解释)
- 不敢苟同(意思解释)
- 患难与共(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以身试法(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囊萤照雪(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救经引足(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国泰民安(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诸如此类(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悲不自胜(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酌古准今的意思解释、酌古准今是什么意思由名校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狐死首丘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犀牛望月 |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德容言功 | 见“德言容功”。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叫化子 | 乞丐。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珍楼宝屋 |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