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奉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心怀国家,努力做好工作。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
基础信息
拼音yōu guó fèng gōng
注音一ㄡ ㄍㄨㄛˊ ㄈㄥˋ ㄍㄨㄥ
繁体憂國奉公
感情忧国奉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以文乱法(意思解释)
- 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解释)
- 不过尔尔(意思解释)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释)
- 彬彬有礼(意思解释)
- 以小见大(意思解释)
- 损人不利己(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头面人物(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黄雀衔环(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骄傲自满(意思解释)
※ 忧国奉公的意思解释、忧国奉公是什么意思由名校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胡作非为 |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
绿林豪客 | 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 |
莫衷一是 |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
安安静静 |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奇货可居 |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别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土生土长 | 当地生长的。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
无微不至 |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