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草附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别人。
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着俺家名姓,做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
例子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着俺家名姓做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
基础信息
拼音yī cǎo fù mù
注音一 ㄘㄠˇ ㄈㄨˋ ㄇㄨˋ
繁体依艸坿木
感情依草附木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露珠
近义词攀龙附凤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解铃还须系铃人(意思解释)
- 大包大揽(意思解释)
- 故步不离(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释)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释)
- 横拖倒扯(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意思解释)
- 发人深思(意思解释)
-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解释)
- 朝升暮合(意思解释)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 勿谓言之不预(意思解释)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意思解释)
※ 依草附木的意思解释、依草附木是什么意思由名校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新仇旧恨 |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
靡所底止 | 谓没有止境。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丑声远播 |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
栋梁之材 |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