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阋于墙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
例子季羡林《牛棚杂忆》:“则夫妻离婚者有之,父子反目者有之,至少也是‘兄弟阋于墙’,天天在家里吵架。”
基础信息
拼音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
注音ㄒㄩㄥ ㄉ一ˋ ㄒ一ˋ ㄩˊ ㄑ一ㄤˊ
繁体兄弟鬩于墙
感情兄弟阋于墙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兄弟之间。
近义词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英语discord/quarrel between brother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旁敲侧击(意思解释)
- 后继有人(意思解释)
- 亦复如是(意思解释)
- 艺高人胆大(意思解释)
- 引鬼上门(意思解释)
- 快马加鞭(意思解释)
- 不二法门(意思解释)
- 举世混浊(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河鱼腹疾(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牝鸡司晨(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的意思解释、兄弟阋于墙是什么意思由名校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玩世不恭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