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休共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同休等戚”。①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
出处《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
例子清·李渔《巧团圆·防辱》:“指望他早去早回,毕了婚姻之事,也有个同休共戚之人。”
基础信息
拼音tóng xiū gòng qī
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ㄡ ㄍㄨㄥˋ ㄑ一
繁体同休共慼
感情同休共戚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休戚相关、同休等戚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谈笑风生(意思解释)
- 绿林大盗(意思解释)
- 名山大川(意思解释)
- 亭亭玉立(意思解释)
- 人才济济(意思解释)
- 一夕一朝(意思解释)
- 不二法门(意思解释)
- 纵横开合(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赶尽杀绝(意思解释)
- 和风细雨(意思解释)
- 贫贱不能移(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同休共戚的意思解释、同休共戚是什么意思由名校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反哺之私 | 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
源源不断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一弹指顷 |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
井中视星 | 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隘。 |
二缶钟惑 |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
不言而喻 | 言:说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
花天酒地 | 花:比喻美女;旧指娼妓或娼馆。指整天挟妓饮酒。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
不择手段 | 择:挑选;选择。不选什么手段。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
亡羊补牢 |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
彼此彼此 | 指两者比较差不多。 |
久而久之 | 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