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自毙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捆住双手,自取灭亡。
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二卷:“但使兵连不解,馈运不休,古犹忌之,粌今日兵无可连,馈无可运,徒束手自毙何益。”
例子清·吴璿《飞龙全传》第44回:“为人在世,岂可贪生怕死,束手自毙?”
基础信息
拼音shù shǒu zì bì
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ㄗˋ ㄅ一ˋ
繁体束手自斃
感情束手自毙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束手待毙、束手就毙、束手就死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胸无大志(意思解释)
- 卑谄足恭(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户限为穿(意思解释)
- 万无一失(意思解释)
- 雄心壮志(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雨散风流(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发人深思(意思解释)
- 牛头不对马嘴(意思解释)
- 金蝉脱壳(意思解释)
- 变态百出(意思解释)
※ 束手自毙的意思解释、束手自毙是什么意思由名校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初生之犊不畏虎 |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豆萁燃豆 | 比喻兄弟相残。 |
老实巴交 |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名山大川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畏缩不前 |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不敢苟同 | 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
杀手锏 | 喻指取胜的绝招。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蝶粉蜂黄 |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