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得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例子君所谓求仁得仁,亦复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驱役鬼神,预人家儿女事。(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
基础信息
拼音qiú rén dé rén
注音ㄑ一ㄡˊ ㄖㄣˊ ㄉㄜˊ ㄖㄣˊ
繁体裘仁得仁
感情求仁得仁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如愿以偿。
近义词如愿以偿
英语try to find humanity and finally get if(want something and succeed in getting just tha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翘尾巴(意思解释)
 - 春风化雨(意思解释)
 - 自己人(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有约在先(意思解释)
 - 秣马厉兵(意思解释)
 - 有去无回(意思解释)
 - 坏法乱纪(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求仁得仁的意思解释、求仁得仁是什么意思由名校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 
| 师心自是 | 师心:以心为师。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 
| 色飞眉舞 | 色:脸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 
| 八斗之才 |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 
| 荒淫无耻 | 荒淫:贪酒好色。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 叫化子 | 乞丐。 |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 倒载干戈 |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 
| 绝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 
| 神不知鬼不觉 |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 
| 死胡同 |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比喻绝境、绝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