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媚于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媚:谄媚;灶:灶神。宁愿巴结灶神。比喻与其巴结职位高的人,不如笼络职位低但有实权的人。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
例子《八十一梦·第36梦》:“孔子都说‘宁媚于灶’,俗言道得好,‘灶神在天,一本直奏’。你那不苟且的脾气,正合作此官。”
基础信息
拼音nìng mèi yú zào
注音ㄋ一ㄥˋ ㄇㄟˋ ㄩˊ ㄗㄠˋ
繁体寍媚于竈
感情宁媚于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经史子集(意思解释)
- 苦中作乐(意思解释)
- 穷年累世(意思解释)
- 致远恐泥(意思解释)
- 卑谄足恭(意思解释)
- 来去无踪(意思解释)
- 一轨同风(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名重一时(意思解释)
- 简明扼要(意思解释)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意思解释)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 宁媚于灶的意思解释、宁媚于灶是什么意思由名校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正本溯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溯:寻找。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 |
同病相怜 |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
着手回春 |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结党营私 |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
列风淫雨 | 列:烈;淫:过量。本指狂风暴雨。后比喻错别字连篇。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扬威耀武 | 见“扬威曜武”。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
顾影自怜 |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
无所用心 |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
腹心相照 |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声色狗马 | 声色:歌舞和女色;狗马:养狗和骑马。后来二语连用;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