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于言,敏于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讷:语言迟钝;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例子《北齐书·文苑传·李广》:“广少与赵郡李謇齐名,为邢、魏之亚,而讷于言,敏于行。”
基础信息
拼音nè yú yán,mǐn yú xíng
注音ㄋㄜˋ ㄩˊ 一ㄢˊ,ㄇ一ㄣˇ ㄩˊ ㄒ一ㄥˊ
感情讷于言,敏于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敏行讷言
英语be slow of speech but prompt in actio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释)
- 眼空一世(意思解释)
- 多谋善虑(意思解释)
- 富贵骄人(意思解释)
- 顾后瞻前(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释)
- 遁世离俗(意思解释)
- 高步阔视(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慌里慌张(意思解释)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释)
- 擦肩而过(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讷于言,敏于行的意思解释、讷于言,敏于行是什么意思由名校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聋者之歌 |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
节用裕民 |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
反复无常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
高屋建瓴 |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
顺口溜 | 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 |
晓以大义 |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饥肠辘辘 |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姹紫嫣红 |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鱼死网破 |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欧风美雨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除恶务本 |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
生气勃勃 |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
枭首示众 | 斩首悬示于众。 |
一时无两 | 无两:没有第二个。即没有可以相比的。 |
不好意思 |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