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死以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昧:冒。闻:使听到。冒着死罪来禀告您。表示谨慎惶恐。
出处《史记 赵世家》:“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昧死以闻!”
基础信息
拼音mèi sǐ yǐ wén
注音ㄇㄟˋ ㄙˇ 一ˇ ㄨㄣˊ
繁体昧死以聞
感情昧死以闻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英语appeal at the risk of death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昂首伸眉(意思解释)
- 一寸丹心(意思解释)
- 天王老子(意思解释)
- 旁敲侧击(意思解释)
- 不可胜举(意思解释)
- 眼空一世(意思解释)
- 默不做声(意思解释)
- 众喣山动(意思解释)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释)
- 男女授受不亲(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谦受益,满招损(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缠绵悱恻(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昧死以闻的意思解释、昧死以闻是什么意思由名校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裾马襟牛 |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
靡所底止 | 谓没有止境。 |
处之泰然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
鹤立鸡群 |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富贵骄人 |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
结党营私 |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一场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永垂不朽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