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闻小见的成语故事

拼音qiǎn wén xiǎo jiàn
基本解释闻:见识。学问浅薄,见解不高。
出处明·王守仁《尊经阁记》:“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
暂未找到成语浅闻小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浅闻小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从俗浮沉 |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感。 |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语出《孟子 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 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鸣呼,尽信书不如无书。” |
| 青山绿水 |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 |
| 人面兽心 |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
| 靡所底止 | 《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
| 八斗之才 |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
| 学而时习之 |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遁入空门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门,我听见,并不惊异。” |
| 必由之路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 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
| 下临无地 | 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