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干戈的成语故事


大动干戈

拼音dà dòng gān gē

基本解释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暂未找到成语大动干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大动干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得意洋洋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脆而不坚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嫁狗随狗 宋 陈造《题六幺后》:“兰摧蕙枯昆玉碎,不如人家嫁狗随狗鸡随鸡。”
故家乔木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说:“故家乔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这灯,我县里没不第二副。’”
掉舌鼓唇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9回:“妆女的呈娇献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处之泰然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
以身试法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可想而知 宋 王楙《野客丛书 汉唐俸禄》:“而郊以吟诗废务,上官差官以摄其职,分其半禄,酸寒之状,可想而知。”
止于至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亲上成亲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大学 中学 小学 词典 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