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高阁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ì zhī gāo gé
基本解释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出处《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暂未找到成语置之高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置之高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经史子集 | 《新唐书·艺文志》:“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 | 
| 骄生惯养 |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物志 江苏 吴县之奇俗》:“富贵家之小孩,骄生惯养,大半身体柔弱,时膺疾病。” | 
| 无妄之灾 | 《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 
| 痛定思痛 | 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 
| 望尘莫及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咨传》:“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 
| 刻骨铭心 |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 
| 心里有鬼 |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 
| 视微知着 | |
| 触目皆是 | 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 | 
| 倦鸟知还 | 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