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蒙振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4回:“先生,你这一番议论,真可谓之发蒙振聩。”
例子先生,你这一番议论,真可谓之发蒙振聩。(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fā méng zhèn kuì
注音ㄈㄚ ㄇㄥˊ ㄓㄣˋ ㄎㄨㄟˋ
繁体發蒙振聵
感情发蒙振聩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振聋发聩
英语make a deaf man hear and a blind man se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嘴里牙多(意思解释)
- 随行就市(意思解释)
- 逴俗绝物(意思解释)
- 石枯松老(意思解释)
- 翻箱倒柜(意思解释)
- 起兵动众(意思解释)
- 雪兆丰年(意思解释)
- 哀而不伤(意思解释)
- 无法无天(意思解释)
- 赶尽杀绝(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以身试法(意思解释)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危急关头(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发蒙振聩的意思解释、发蒙振聩是什么意思由名校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声东击西 | 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 |
一寸丹心 | 丹心:赤心;忠心。一片赤诚的心。 |
秋高气和 | 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
胸无大志 |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
奇花异草 | 罕见的奇异的花草。比喻美好或稀少的东西。 |
太岁头上动土 |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
酒囊饭袋 | 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断断续续 |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
故步不离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众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