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卒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
例子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清 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
基础信息
拼音bù rěn zú dú
注音ㄅㄨˋ ㄖㄣˇ ㄗㄨˊ ㄉㄨˊ
繁体不忍卒讀
感情不忍卒读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用于文章。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儿女情多(意思解释)
- 苦中作乐(意思解释)
- 不骄不躁(意思解释)
- 四书五经(意思解释)
- 刑期无刑(意思解释)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释)
- 损人不利己(意思解释)
- 处实效功(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繁文缛节(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时易世变(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不忍卒读的意思解释、不忍卒读是什么意思由名校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神出鬼入 |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骄傲自满 |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始终一贯 | 自始至终都一样。 |
广开言路 |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 |
落荒而逃 | 离开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 |
墨汁未干 | 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
罪魁祸首 | 作恶犯罪的头子(魁、首:头目)。指坏事的根子。 |
举棋不定 | 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
大江东去 |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