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包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出处《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基础信息
拼音jiě yī bāo huǒ
注音ㄐ一ㄝˇ 一 ㄅㄠ ㄏㄨㄛˇ
感情解衣包火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解衣抱火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满满当当(意思解释)
 - 不折不扣(意思解释)
 - 贫贱不移(意思解释)
 - 自怨自艾(意思解释)
 - 快马加鞭(意思解释)
 - 一时一刻(意思解释)
 - 鉴影度形(意思解释)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头面人物(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苦口之药(意思解释)
 - 官僚主义(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解衣包火的意思解释、解衣包火是什么意思由名校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 干干脆脆 | 痛痛快快,干净利索。 |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 匡乱反正 |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 野没遗贤 | 见“野无遗贤”。 |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 寿元无量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 
| 发人深思 |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 
| 湖海飘零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 
| 踵趾相接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 
| 云游天下 | 像行云一样在天下漂游,指漫游天下。 | 
| 奇技淫巧 | 指新奇的技艺和作品。 | 
| 一时无两 | 无两:没有第二个。即没有可以相比的。 | 
| 远近驰名 | 在相当大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 | 
| 好学不倦 | 倦;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 
| 患难见真情 | 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 | 
| 按捺不住 | 按捺:抑制;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 
| 顾虑重重 | 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 
